著名女性学者西蒙·波伏娃说:“女人不是天生的,女人是变成的,因为改变而软弱,因为改变而强大。” 4月7日,借着由中国湖南人才市场等单位举办的“就业去哪儿”大型公益活动,记者来到了湖南女子学院这所闻名遐迩的女性大学。在严峻的就业环境下里,女性往往因为性别遭受某些歧视。女大学女生们的就业现状有何特点,遇到了些怎样的挑战,她们需要哪些改变而更强大? 现场 了解需求 调整与用人单位的距离 众所周知,在湖南女子学院是清一色的“娘子军”大学生,走进双选会现场,亭亭玉立的青春少女,成为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记者发现,与其他学校的大学生相比,女大学生们在求职时更有针对性,也懂得通过招聘会找寻自己需要的信息。 美术专业大四学生严海丽告诉记者:“我想从事设计或教育工作,主要对照用人单位要求,了解自己在哪些工作拥有优势,然后再投递简历找工作。” 相比临近毕业求职的严海丽,记者遇到了许多来招聘现场了解情况的大二、大三学生。虽离毕业还早,她们却很有未雨绸缪的就业意识。 英语教育专业大三的陆同学早早来到招聘会现场,她的目的很明确,一是希望找到实习或兼职工作,二是希望通过参加招聘会了解用人单位需求。“我们在学校里对用人单位不了解。通过招聘会,我可以了解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然后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通过一年的调整,来不改正完善自己,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 新媒体等岗位增多 女生可选就业范围增大 根据近日麦可思发布的数据,近年,女性就业比例较高的行业前五位分别是:教育业、医疗和社会护理服务业、住宿和饮食业、纺织皮革及成品加工业、零售商业。 在本次“就业去哪儿”湖南女子学院招聘会现场,记者发现,活动举办方中国湖南人才市场在推荐企业招聘岗位时重点选择了财务类、教育类等岗位,此外,还增有一些新媒体类岗位,不断拓宽女性的就业面。 湖南御家汇网络有限公司、长沙掌游网络科技公司等企业招聘大量电商运营人才、网络编辑等。湖南湾田集团招聘新媒体运营人才,负责公司日常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内容编辑、活动策划、粉丝互动工作,要求应聘人员敢上头条,敢当网红,可萌可腹黑,对八卦等话题爱不释手;趴在爆料群,时时关注新闻热点,有敏锐的网络热点捕捉力,擅于信息的搜集与编辑整理。“女生从事新媒体工作有先天优势,她们对信息捕捉能力强,善于沟通,文笔优美细腻,女生比较符合这些条件。”该公司人力资源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问题 会计等文职类专业遭遇就业瓶颈 在传统观念里,女性更适合“坐办公室”、当老师等文职类职业,但现实的情况却是女性文职类工作起薪低、竞争激烈。不少企业的HR纷纷向记者反映:“文员、文秘、会计类岗位简历投递最多,人员饱和。” 记者在招聘会现场遇到了遭遇会计学求职瓶颈的张同学一行,她告诉记者:“我们这届会计学有6个班300多人,已就业的不少,但觉得找到了特别满意的工作的少。”会计工作岗位需要有较丰富的工作经验,张同学并不介意毕业后以实习的身份进入企业,“但实习工资很低,只有一千多元一月。我们期望实习待遇在2000元/月以上,转正后3000元/月以上”。 虽然如此,但张同学还是想先尝试从事会计专业工作。同时她希望学校能有更多的像“就业去哪儿”这类招聘会走进校园,帮助她们找到专业对口的好工作。 女大学生多不愿挑战销售类高薪工作 西安羊乐乐乳业有限公司招聘推广专员、销售经理,重点针对湖南女子学院学生,但招聘展台前却少有人问津。“我们的产品面向婴幼儿。要有一些育儿、哺养知识,同时需要组织一些亲子活动,这些工作女性更擅长,所以我们限招女大学生。”该公司HR王女士介绍。但由于其职位为销售,这让许多女大学生望而止步。 “这个工作给大学生的锻炼空间很大。我们的职业通道是从专员至主管至经理,稍有成绩便可提拔,升职空间很大。”王女士惋惜地说道:“在女性固定思维中,不愿意从事这些工作。其实,只要通过二三年的锻炼,其职业发展前景便更为广阔。” 遇到同样窘境的还有湖南景田汽车贸易有限公司的HR黄俊,此次其公司主要招聘2-3名女性销售人员,但其招聘展台前同样出现了门庭冷落的情况。据黄俊介绍,其公司销售人员主要为女性。“一般都是90后的年轻女孩,最低工资也有5000-6000元/月,金牌销售达15-16万元/年。”但令黄先生意想不到的是,“自己公司待遇不错,却没有女大学生前来应聘。” 黄俊直言许多女大学生年龄小,吃不了苦,也不了解自己适合做什么。“现在的80、90后多为独生子女,家庭条件不差,女孩子都愿意坐办公室,不愿意挑战高薪。”由于待遇不错,黄俊并不愁找到千里马,但他强调“我们需要肯努力、肯学习、心态好的女大学生”。 家长受传统影响对女大学生就业过于呵护 俗话说“男孩穷养,女孩富养”。许多家庭对女孩的成长更为呵护,而且某些家长对女孩的就业存在更多陈旧的观念,往往束缚女大学生的就业发展。 对此湖南女子学院就业处工作人员孙哲深有感触,他介绍,在2015年的校招会上,福建利郎时装有限公司向学校服装设计专业招聘了一批大四毕业生。“当时录取了50多人,双方都签订了合同,但最终只有20多名学生前往该公司。”事后,针对此情况,老师与学生进行了深入交谈,了解到并非学生不愿去该公司,而是因为部分父母不愿意女儿远行工作,学生迫于家庭压力而放弃了这个工作机会。 此外,一些家长对专业对社会就业趋势不了解,要求孩子学习某些适合的“热门”专业,也造成了学生就业的问题。“会计在我校很‘火’,因为一些家长认为女孩适合会计专业,指定要求学习该专业。但学校进行就业数据调查后,发现该专业就业并不理想,为了学生就业前途着想,学校将会计专科进行了淘汰。”孙哲说。 支招 企业:充分发挥女性的天然优势 就业不必担忧顾虑 人力资源研究机构分析了2011-2015年间来自90个国家各个管理层的5.5万名专业人士的数据后发现,女性在情商能力测评上的得分均高于男性。比起男性,女性能更有效使用与情商和社交能力相关的领导力和管理能力。 对此,不少公司的HR表达了同样的观点。智诚阳光教育的HR熊小姐告诉记者:“我们的岗位更中意女性,她们更有亲和力,沟通表达能力强,有耐心和爱心。”景田汽车的HR黄俊也同样认为女孩子具有天生的性格优势,“我们公司的金牌销售全为女孩。” 在蓝思科技人力资源部总监左都凯看来,女孩对细节关注能力,工作服从性与踏实度,对情绪的感知能力都要强于男性。“现在女性择业面很宽,男人能做的事,女人都能做。在企业里,高大上的规划工作并不是很多,更多的是执行层面。”“通常来说女性对系统架构能力、宏观大局把控能力相比男性较弱,但实际工作中,这些都是一个团队的协作,并不是某一个人便能做好,所以女性在这方面的劣势也并不是特别明显,女性就业大可不必有担忧顾忌。” 学校:培养“女汉子”与“淑女”为一体的复合人才 女性走上职场遇到障碍,是因为女性教育程度不足吗?显然不是。相关数据显示,从2003年到2012年,中国普通本专科在校女生数量增长了近3倍,占学生总数的比例从45%增加到51%,表明现代女性受教育程度在提升。 湖南女子学院尤其注重针对女性特点,开设一系列特色课程,加强女性对自身的了解,培养女性的个体特色。“学校开设了女性学、女性心理学为必修课,特别设置礼仪、茶道、烹饪等课程为选修课。”孙哲介绍,“另一方面,学校注重培养女大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比如学校的招聘会、晚会等所有活动的布展全部是女孩们担任。” 对此大四学生严海丽深有同感:“我们学校没有男生,女生更能吃苦,也更独立自主。”学校开设的一些课程也让她受益匪浅:“女性学课,让我对自己的生理、心理各方面有了更多了解。” 据了解,近年来,湖南女子学院为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加强就业信息平台建设,建立了毕业生就业网站,启动了“女院学生就业”微信平台和就业云平台。学校构建了女大学生校内就业的专属平台,举办旅游类、艺术类、师范类和经贸类人才专场招聘会,极大地推动了毕业生就业。2015年3月,该校获批人社部“现代家庭服务业研究中心”,与100余家企业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极大地提高了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转至湖南民生网 http://www.hnmsw.com/show_article_45222.html
- 上一篇: 安乡县2016年部分事...
- 下一篇: 2016年长沙市雨花区...